首页 > 政协建言

政协建言

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延边林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17 10:03:38

 

把握机遇 乘势而上
实现延边林业可持续发展
 
冯启祥
 
去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长吉图规划纲要》),这对我们延边林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用好机遇,用《长吉图规划纲要》谋划延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的战略转变,是当前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延边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森林经营投入不足,林权制度改革进程缓慢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是营林资金的持续投入。然而目前森林经营一直存在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资金投入不足已经阻碍了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导致多数林业企业设备老化、技改滞后,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生产效益日趋下降,林分质量逐渐降低,林业发展后劲削弱,影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延边地区集体林有80%以上是残破的,不仅林分质量差、生态功能低,而且毁林现象极为严重,突出表现在非法侵占蚕食林地,扩地边、拱地头;毁林复耕;参地参后不及时还林;委托牧业用地改变林地用途;建设项目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等。虽然非法侵占、蚕食林地现象已经受到了严厉打击,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因此亟待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力度。
2、可采资源不足,森林质量出现下滑
由于历史的原因,延边林业一直把采伐森林作为主要的经济支柱,使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相伴。延边林业大多数林分为中幼龄林,占有林地面积的57.1%,占总蓄积的47.1%。而可采的成过熟林比重仅占有林地面积的16.4%、占蓄积的19.5%,与天保工程实施前相比分别减少了2.2%和6.1%,延边国有林区可采资源已由1988年的8027万立方米减少到目前的6729万立方米,同时还有面积73.2%、蓄积72.8%的成过熟林分布在天保工程区的限伐区和禁伐区范围内,可供采伐的资源更显捉襟见肘。
天保工程实施后,延边森林总面积和总蓄积都有所增长,但部分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出现逆向演替,由原生的针阔混交林蜕化为杨桦林,红松、柞木、曲柳等珍贵树种和大径级材大幅度减少,分布也极不均匀,只集中在白河、和龙、八家子企业中的部分林场,而汪清、大石头、天桥岭、大兴沟林业局的成过熟林资源匮乏。在天然林中,尚有较大比重的柞木矮林、残次杨桦林等低质低效林;在人工林中,主要是人工落叶松纯林,造成森林土壤板结、沼泽化。加上成过熟林比重较小,有近60%~70%商品材采自生长率较高的中龄林,过量的采伐导致延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不堪负重、难以承受,处于可持续与可断档的相持阶段。
3、产业化水平低,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由于长期实施单一的木材生产,致使林业企业经济结构比例失调。近几年虽然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但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解决。从全国看,去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中,第二产业比重已提升到47.5%,而我们延边林业集团二产比重仅为27.4%,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可见,我们的林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增长缓慢,尚未摆脱以独木经济为主导的传统产业格局,产业结构调整明显滞后。在产值构成中,木材生产仍然占大头,而木材深加工的科技含量和增值能力都很脆弱,经不起市场的振荡。此外,各企业上项目时普遍存在传统产业项目多,科技创新项目少;小规模投资多,大规模投资少;林地项目多,产业化龙头项目少;非经营性项目多,经营性项目少等问题。这主要由于林业企业面对同样资源和同样内外环境,从而形成了趋同思维。因此,上项目一轰而上,宏观难以控制,造成了企业间争原料、争市场和争相压价现象十分突出,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效益。
4、科技创新不足,成果转化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林业科研推广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就延边林业而言,林业生产科技含量偏低,科技贡献率不大。一是科研、推广的方式、方法仅定位于“指导”的模式上,而缺少技术与生产的真正结合,致使科技与生产脱节现象较为严重,科技成果很难转化为生产力;二是虽然成果经验不少,但推广力度不大,有些科技成果难以于生产接轨,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滞后现象;三是由于上述二者原因,导致在森林经营、培育以及林产工业等方面缺乏科技创新,科技项目研发不足,储备不够,不仅科技产品附加值较低,还缺乏发展后劲。
二、实现延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一是鼓励社会人员广泛参与,大量吸纳社会投入、民间资本,采取承包、租赁等方式对森林进行有效的培育、管理、保护,提高林分质量和森林生态功能,逐步将开放的延边先导区的林区建设成最有活力的发展亮点;二是为了保障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府应加快出台政策扶持,如加快建立林业投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支持林农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等。全面推进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大力施行承包经营后,森林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林分质量都将会得到极大的恢复和改善,林农的收益也将明显的提高。通过施行林权改制,促进森林健康稳定地生长,进一步全面提升延边林区的森林生态功能,加快林权改制步伐,实现林农增收目的。
2、大力培育森林资源
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前提是要保护好森林资源,加大森林资源的培育力度。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建设多功能的森林资源培育体系,是现代林业发展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实施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通过分类经营,分类管理,加大生态公益林保护力度,加大商品林基地建设力度,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以改造培育现有中幼龄林为重点,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生产力高的森林资源培育体系。坚持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相结合,采用常规造林、工程造林和基地建设同步推进,本着补植珍贵树种,提高森林质量原则,积极推进森林资源培育的进程。
其实,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就是建设“绿色银行”。森林是巨大的碳库,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约2.48万亿吨,其中森林碳储量约1.15万亿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虽然整个谈判进展缓慢,但林业议题的谈判仍然取得了积极进展,成为谈判中的一个亮点,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京都议定书》也表明通过造林/再造林项目是完成减排任务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统计,每年世界森林以1100万公顷速度减少。因此,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3、构建生态型林业产业体系
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突出依托森林、以林特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项目开发建设,充分发挥资源、政策优势及延边开发开放新格局的环境优势,科学谋划项目研发,转变经营理念,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要效益;二是尽快建设一批具有强大拉动力的林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抢抓国家三年内重点扶持100家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的机遇,积极谋划项目,争得政策扶持;三是大力拓展市场,推进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培育、扩大国内市场,争取国际市场,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树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四是充分利用长白山自然风光、延边林区众多风景秀美独特的山川森林和三国交界边境风貌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五是充分发挥开发开放新格局所带来的优势,积极开展项目谋划、包装、对接,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扶持的同时,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项目建设,逐步实现林业产业从行业经济向林区经济的转型。
4、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利用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已成为实现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要以林业高新技术研究为先导,加强对森林培育、生态环境保护、林产工业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加强和突出应用研究,促进研究开发、科技示范和成果推广的全面发展,推动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把引进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成果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培养与引进发展绿色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长吉图规划纲要》的实施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给予延边的一次最大的机遇和一个最大的“支点”。我们应充分发挥延边林业的优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努力使延边林业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延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