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文史天地

浅谈朝鲜族象帽舞在汪清县的演变过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07 15:28:36

  这里有至真的象帽舞/一路让你心花怒放/这里有至纯的民族情/一路与你携手共享/啊,汪清,美丽的汪清/日新月异,名扬四方.....
 
  这首歌叫 《汪清颂》,是的,汪清山美、水美,舞更美。这里是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的发源地和普及县。
  象帽舞, 源于朝鲜,扬于中华。为弄清其传承文脉,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和体育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特地邀请州县有关专家,组成专项调研组,历时两年,先后专访90多位耄耋老人,查阅许多相关资料,终于摸清了汪清县象帽舞发展历程,找到了其根基所在的“四个老村庄”,即影壁砬子、蛤蟆塘、百草沟和西崴子,弄清了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
 
  一、象帽舞第一村——影壁砬子
 
  据载,1927年秋,朝鲜江原道春川郡新东面沙岩里的十几家农民,迁徙至中国汪清县大兴沟镇影壁砬子( 现隶属于鸡冠乡),安顿下来之后,为解除疲劳之苦,消除思乡之情,组成了象帽队。白天休息时,他们围着一面写有“农者天下之大本”七个大字的农旗,或是敲打着“四物”(铮、 小金、长鼓、平鼓),或是农具(铁锹、锄头、镐头、犁铧片),或是餐具(葫芦瓢、木瓢、铜碗、铜盆),自娱自乐。到了晚上,大家纷纷来到砬子下,载歌载舞。通常是先由一人边敲打小锣(小金)一边领唱, 后由大家一边接唱一边跳甩。这既有领唱,又有群舞,再甩象帽的玩法,是典型的朝鲜江原道式农乐游戏风格。只是由于人才有限、道具有限、技艺有限而显得形式有点杂乱。可谓具有“移民特色,中国特色”的农乐舞。
 
  “影壁砬子”乃指村中央横卧着的一块长方形岩壁。 约两三层楼房高,百十米长,三四十米宽,一看便知是遮风挡寒、 适合甩象帽的好地方。 这里所说的迁徙初期之“村” ,不过是当年人们在砬子周围挖个大坑,支上木棍,铺好杂草,培土而成的一个接一个 “地窖”,少则一年,多则两年,谁家也未能逃过“地窖”生活,直至盖上草屋,才陆陆续续住进了“新房”。
 
  1930年起,影壁村被日本人划为共产党活动最频繁的抗日游击区之一。从此,敌人对这里的朝鲜族管治得越来越严,甭说是大小集会,就连以往日常进行的象帽舞等娱乐活动,也都一概被勒令禁止。加之,这里的气候条件较差,水源又不足,极不适合开垦水田。于是,这些能歌、喜舞、善种水稻的朝鲜族,一户接一户地开始搬走, 迁移到县内的蛤蟆塘、西崴子、百草沟、仲安、棉田等村。如今,影壁砬子由原来的纯朝鲜族村,村里仅剩一户朝鲜族变成了汉族村。至此,影壁砬子象帽舞,也随之断然消失。
 
  总之, 影壁砬子象帽队,尽管持续时间不长,前前后后不足十年,但从历史资料及专家考证来看,它是一支在全州乃至全国最早成立的象帽队。而影壁砬子,不仅是我们汪清的象帽舞第一村,亦是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第一村。
 
  二、象帽舞第二村——蛤蟆塘
 
  1935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蛤蟆塘村一下子涌入了200多户1000余名朝鲜江原道及咸镜道的难民。他(她)们是被朝鲜总督与满洲株式会社的日本鬼子所骗,诱上火车迁入中国,在大兴沟站下车后,步行30多里来到此地的。说什么:“到了中国,一是有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应有尽有;二是有饭吃,大米、白面、打糕种啥有啥;三是有房....”
 
  其实呢?啥也没有。没饭、没房、没地,当年还饿死、冻死不少人,何至于此!为防止他们与东北抗日游击队接触,小鬼子硬是逼着这些难民,围着村子全部夹上杖子,揽上铁丝网,不准外出,不准集会,就连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也不准。只有在端午节这天,一年就这么一天,才允许召集一场体育运动会,组织一次象帽舞表演。这里人不叫“象帽”而是称之为“旋转的帽子”。于是,1935 年端午节这一天, 蛤蟆塘村组织了有史以来第一场象帽舞表演。
 
      翌年春天,蛤蟆塘村下设四个小组。自此,每到端午节这一天, 村里便召开一次运动会,并由各生产组组织起一支象帽舞代表队,队与队之间进行一场农乐舞(象帽舞)比赛。直至1945年,整整十载,始终坚持这种娱乐活动。
 
  三、象帽舞第三村——百草沟
 
  1939年,民间艺人金熙延(朝鲜江原道平安郡生人)迁到百草沟之后,动员其影壁砬子搬来的住户,并以他们为主要骨干,成立了一支象帽队。象帽舞离不开打击乐,即大锣(又名铮)、小锣(又名金)、长鼓、圆鼓,统称“四物”。这里远离铁路沿线,交通不够方便,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力更生,动手制作。
 
  没有长鼓、圆鼓,他们就上山锯来空洞椴木,先是用开水煮透,放在背阴处晾干后,进行反反复复的抠、凿、刨、刮后,再扣皮子。提起扣皮子,也是很有说道。鼓之两面,既不能全扣野兽动物皮,又不能全扣家养动物皮。为保障其音准,上般上面要扣黄牛皮,一面则扣狍子皮。 当年与今不同。过去,漫山遍野到处都有狍子,想弄多少狍子皮都行,而黄牛皮就极难弄。因为,牛少皮更缺,不像现今,是牛皮多,狍子皮少。
 
  没有大锣、小锣,他们就用铜盆代大锣,铜碗替小锣。比如大锣,只要是较大一点的铜盆就可。而小锣就不一样了,必须挨家挨户地去精挑细选后,用铁锤敲薄了才行,直至音准、响亮。按常理来说,谁家的铜碗被选上后,敲打成小锣,谁都应该心疼,但他们却不然。因为,在象帽表演中,小锣手是个主角,领头雁。谁家的铜碗,就由谁来担当小锣手。所以,人人都希望自家的铜碗被选中,企盼着自己也能当上小锣手。
 
  没有象帽(这里人不叫“象帽”,而称“转动的帽子”),他们就各显其能,或用葫芦做成象帽,或用纸糊成象帽,或用铝盆做成象帽,各不相同。比如葫芦瓢象帽,就是把葫芦锯下来之后,插上一根木棍,安上甩杆,系上门窗纸条而成。又如纸糊象帽,就是用旧报纸、旧杂志,照着碗状或盆状,用浆糊一层一层粘贴起来而成。再如铝盆象帽,就是把铝盆锤打成帽子的形状,帽边是用纸盒子围起来,再用布条缝制成帽套,套在象帽盖上。这里,最难制作的当数象相套,没有一定的裁缝手艺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据说,金熙延不仅做道具的水平很高,长象帽甩的亦很棒。
 
  1952年,公社成立了“百草沟业余文工团”。团长为尹成三,队员人数为20人。他们一般白天参加生产劳动,晚上排练文艺节目。到了农闲时,下到各村屯进行巡回演出。他们的演出,很受群众欢迎。无论下到哪一个村,人还未到,村里就早早提前搭好舞台,备好丰盛的酒菜等待着。现今仍然活跃在“汪清县老年农乐舞表演队”、已是74岁高龄的金斗雪老人,每当回想起当年就自豪地讲:“那时候我在百草沟业余文工团里甩短象帽,我们经常下乡演出,可受欢迎啦。”还有位就是今年75岁的李顺女老人,当年,她还是个团里有名的甩长象帽高手呢!在那个年代,女士甩20多米长的长象帽,实属罕见。
 
  到了1958年,百草沟人民公社,开始给业余文工团支付一定工资,使得业余演员们个个成了“专业演员”。直到1961年,百草沟业余文工团解散为止。加之,文化大革命期间,整整中断了十余年的百草沟农乐舞,从1977年起,渐渐恢复起来,逐步走向普及和大众化。记得那是1987年8月,百草沟镇组织起了“首届千人象帽舞表演”。国家文化部与吉林省文化厅的主要领导同志,特地赶到现场观看他们的精彩表演,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1988年6月,延边州文化局命名百草沟镇为“象帽舞之乡”。
 
  四、象帽舞第四村——西崴子
 
  1943年,以影壁砬子、蛤蟆塘搬迁过来的农民为骨干的“西崴子象帽队”成立了。别看这个村不大,在西崴子农乐舞史上,曾涌现过许多象帽舞能手和农乐舞行家。其中,最有名望的当数梁泰明先生(1899年生人)。他是1935年被日本鬼子骗至蛤蟆塘的千余名难民中的一员。在朝鲜时,他曾是象帽队骨干。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 “谁想休妻, 不妨迁至蛤锁塘。”说是只要四方台一哀鸣,准掠走三妻四儿。谁知,移居蛤蟆塘不久,真让梁泰明失去心爱的妻子和两个宝贝孩子呢!因而,每当端午节这天,看到大家甩象帽,悲痛欲绝的他,只是偷偷触模着人家的象朝带叹息,却没有丝毫的勇气去参与。终于在1943年,趁日本鬼子不注意,他越墙而逃,跑到长子所在村西藏子定居。
 
  有一天,梁泰明先生看到几位年轻队员们正在练习甩象朝,不知不觉地说出了这样句话:“我曾经也跳过象帽舞。”队员们一听马上拿过来一顶象帽,让梁先生甩甩看看。于是,他拗不过年轻队员们的再三请求,终于紧了紧裤腰绳,呼了呼长气,抖了抖鞋砂,开始甩起了家帽。“啊, 这么厉害!“不甩不知道,一甩人们大吃惊。原来,人们般只能摇一面平甩,而梁先生却不然。不仅平甩、立甩、左右甩样样通,并且平步、韵步、转圈跳全来了。甚至还拿着手鼓边敲、边甩、边唱歌。 不一会儿工夫,引来了好多人, 顿时掌声雷动,片欢呼声: “太精彩了, 教教我们吧!”从此,梁先生便开始给大家传授其象帽舞技巧。由于他教得好,学得快,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全村跳象帽舞积极性。
 
  没过几天,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制作出了上百顶各色各样的象帽。有用葫芦做的、有用纸糊的、有用草帽刷上明胶做的,甚至还有把长头发扎成辫子,绑上门窗纸甩的,反正无奇不有。何止是村民,就连学校的教师们,也常常停课来学象帽舞。
 
  到了1945年,西崴子象帽队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了160多人,一跃成为全县最庞大的一支象帽队。这与梁泰明先生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由于他在象帽舞界,培养的人才多、贡献大,就连延边州委第一任书记、州长朱德海同志,也曾多次接见过梁泰明先生,并亲手给他佩戴过三次荣誉奖章和大红花。1972年,西崴子象帽舞一代功臣梁泰明先生病故,享年73岁。
 
  综上所述,汪清农乐舞之初期,主要由从朝鲜江原道及咸镜道迁徙过来的移民们,着重在影壁砬子、蛤蟆塘、百草沟、西崴子一带, 发起并发展起来的。当然,我们也曾调查到,在罗子沟、春阳、东光、新兴等县内诸多地方,也曾出现过一些零零星星的象帽舞行迹, 但由于规模甚小或持续甚短或兴起甚晚而不在这里一一记述。
 
  来源:中国朝鲜族百年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