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文史天地

延吉县移民讲述的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02 15:26:41

  进入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移民满洲的政策被定为重要的国策之一。
 
  1935年农历三月,他们将首批朝鲜咸镜北道和江原道的200户1000余名农民,强行迁移到间岛省延吉县六区大马鹿沟南蛤蟆塘( 1938年归入汪清县),建立了第一个集团移民部落。紧接着,日本帝国主义马不停蹄紧锣密鼓地在1937年又将朝鲜集团移民379户3503人迁移过来,陆续建立了九个集团移民部落。这些部落包括:苇兰村的古城屯(30户,290名),太平村的三道巍( 30户,311名)、张芝营(35户,445名)、屯田营(55户,502名),双河村的上村(40户,434名),风宁村的福满屯(40户,509名)、福利屯(60户,576名)、福成屯(50户,264名) ,明月村的二青背(39户,172名)。
 
      1938年又有426户,2531人集团移民在延吉县,建立了十个集团移民部落。其部落分别是:明月村的永生洞(30户,157人)、岛安沟(52户,311人)、周家沟(35户,233人),风宁村的烟筒砬子(45户,281人)、黑瞎子沟(42户,272人)、会财屯(31户,184人)、合水洞(51户,276人)、发财屯(51户,327人),开化村的上梨树沟(33户,188人)、大梨树沟(56户,302人)。
 
      还有,日本人于1938年、1943年,分别在二青背、发财屯、永生洞安置了分散移民。
 
      据1943年的统计,延吉县先后建立了16个集团移民部落,移民达到了675户、3978名之多。 
 
  淳朴善良的朝鲜农民们对日本人的谎言信以为真,认定中国间岛地大物博,要比朝鲜更好-些,于是他们满怀对新生活的渴望和憧憬,踏上了集团移民的路途。
 
  1935年农历三月,咸镜南道和江原道的200户1000多名朝鲜移民乘坐大篷车来到了延吉六区大马鹿沟南蛤蟆塘集团移民部落。
 
  1935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纯朴善良的移民们在人生地不熟的汪清县大兴沟火车站下车后,又步行15公里崎岖山路,才到达南蛤蟆塘。
 
  移民们看到的是白雪皑皑,重峦叠嶂的雪原上只有几十户草房稀稀落落地在寒冬里瑟瑟摇晃。这就是为移民准备的窝棚。百草沟日本领事分馆为防不测,派警察进驻村里。他们给移民们发了些发霉的小米和干萝卜丝儿,通知移民,从次日起自己烧饭。
 
  移民们在雪地上发现散落的许多纸片,便不由自主地随手捡起来看了一张,纸张的正面画着一个屈膝下跪的日本军人脑袋上被抗日联军钉了铁钉,胸膛上穿着刺刀;传单左边印着“集团部落”四个非常醒目的大字,上面还有一只粗大的手点火的场面;画面的右侧清清楚楚地印着“草捆(朝鲜语中的‘草捆’与‘集团’是同音)上一点火就会烧死你们,赶快回家去吧!”等字样。移民们看了这些传单,各个人心惶惶,甚至有几家趁夜黑人静悄悄地逃走了。
 
  百草沟领事分馆为不让抗日联军进到村子里来,进而掐断集团移民同抗联的联系,逼迫全体移民集中到一一个村子里,强迫他们首先在村周围砌土坯围墙。围墙高三米,四角设有岗楼,墙头拉上了铁丝网。他们又强迫移民在围墙外开凿了宽三四米,深两三米的护城沟,沟底插满了削尖了的橡木桩,人只要掉到下面,就会被穿成马蜂窝,必死无疑。此外,他们还在护城沟外立了五六米高的原木栅栏,并拉满了铁丝网。
 
  日本鬼子不仅筑了城,又在集团移民部落的大门旁设立岗哨,严密盘查出入土城堡的人,还强迫移民们开垦荒地。他们割掉齐腰的芦苇,挖出树根开荒造田。开始的时候百草沟日本领事分馆以低廉的价格包户给200户耕地,让移民十年内分期偿还,其所有权属于移民。然而负责这一事项的金氏和郑氏,竟然勾结日本人只把60户的耕地以十倍的价分配给移民,把剩余140户的耕地以高价卖给当地地主,让移民租种地主的耕地。于是无土无田的140户移民,不得不以高额地租种田,变成了佃农。
 
  日本人强迫移民筑围墙,设哨卡。在村子中间划出十字路口,把村子分为四个吕,每一吕为50户。他们让移民在自己所在的吕内,同50户一起抓阄,定宅基地,在指定的位置上自己动手盖房。结果,劳力多条件好的人家当年就住上新房,而条件差的人家两三年后才勉勉强强地把房子盖了起来。现在,在南蛤蟆塘集团移民部落旧址上还剩下两栋当年盖的草房。
 
  1936年日本侵略者想要利用水稻技术高超的朝鲜移民开垦水田。他们丧心病狂,让移民们在冰天雪地冒着严寒到山上伐木,拉大石头。他们在距离村子五公里开外的前河上的冰面上,摆放足以筑起拦河坝的石料、柴禾捆。当春天一解冻,这些石料、柴禾捆就沉下河底,然后再次动员移民再添石料和柴禾捆,让河水流入沟渠里。日本侵略者早就把饮水沟渠测量好,把任务按班落实到每户移民的头上,层层往下转包。于是移民们刨开了冻土层,开凿沟渠,苦不堪言。
 
  移民们放火烧荒,挖树根、凿田埂、平整田,然后,边放水灌溉边加固田埂,又耙地平整后,等到立夏直接在灌好水的水田里撒播种子灌水催芽。初夏,待各种杂草长到水面上露出头后用镰刀割草。随着水稻分蘖后,随时除草加强田间管理。这种方法在水田作业中叫作“散种”。在这种情况下移民们并没有产出多少收成,但在这从未看到过水稻的穷乡僻壤里能吃到大米饭,让本地的农民与地主看作是发生了奇迹,于是他们也开始学起了水田技术,南蛤蟆塘没有水田的历史从此终结。
 
  日本侵略者为打击和消灭抗日运动,先在围得铁桶般的集团部落中设立常驻“自卫团”,其主要任务是监视部落各个家庭和每个家庭成员的活动,巡逻和站岗,在非常时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随时参与消灭抗日分子战斗。
 
  日本军警们搜索枯肠、绞尽脑汁地妄图掐断移民们同抗联的血脉联系,动用警力把集中部落周围的松树林全部伐掉,把方圆800米内的草丛和灌木林用火全部烧掉。
 
  日本侵略者为了断绝抗联的粮食来源,全民实行每月粮食供应制度,根本不让村民留下多余的粮食。每到收割季节,警察直接到田间地头值班,收割也限定同一日期开镰,又同一日期拉场,如果有些人家确实不能及时拉回地里的谷物,日本人就会当场放把火,把地里的谷物化为灰烬。有一年秋天,移民宋根虎家由于没有牛和牛车,没有按期拉场子。凶神恶煞般的日警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听移民组长的再三解释,也听不进老乡们的苦苦哀求和宋根虎的乞哀告怜,毫不客气地一把火烧掉了他家东边山坡上的黄豆堆,一年的血汗就这样付诸东流。
 
  但是日本人的封锁,没有切断移民们同抗联的联系。一天15名抗联战士袭击了警察所,获取了食品、药品、布料等日用品,移民百姓们帮抗联战土们把战利品牛驮背扛地送去了指定地点。第二天一大早,虽然日本鬼子和伪军几百人跟踪追击,全面搜索,也没看到抗联的影子。
 
  从朝鲜被欺骗到延吉县的移民们刚来的时候,六亲无靠,重新开始他们新的生活。但求生无门,求死不能,劳心焦思,身心疲惫的移民,也有好多人承受不了压力离开了人世。
 
  金玉子于1940年随父母集团移民到延吉县明月沟二青背屯。1945年初春时节,金玉子的母亲得了瘟疫,含恨撒手人寰。14 岁的金玉子只好抚养嗷嗷待哺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然而,妹妹却死了。卧床不起的爸爸只好把六岁的弟弟送给了别人。
 
  其后,金玉子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终于在1976年的秋天,在黑龙江五常县找到了弟弟。
 
  1938年迁移到延吉县明月村岛安沟集团称民部落的韩成子,两个弟弟不知得了什么病,相继死去。
 
  1939年,听信日本人花言巧语的蛊感,搬迁到延吉县明月村道安沟集团移民部落生活的金东珠时运不济,来了不久,部落里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伤寒病。村子里每隔几天就会死人,叫他不寒而栗。有一个叫陈赞剂的人比金东洙先来一年,那年,年迈的双亲得了瘟疫,一个月内先后死去。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祸不单行的他又发生了不幸,两个孩子也相继天折。陈赞剂这次欲哭无泪,突然精神失常。
 
  移民方相一和朋友赵洛志,不愿接受日警传来的征兵通知,决定自杀,两人喝下了砒霜和另一种毒药等死,结果因为两种药发生中和作用失去了药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们逃跑了,参加了抗日队伍。
 
  那时,初冬死的人还能挖土埋上,但到寒冬腊月有人死了,其情形相当凄惨,只好全埋到雪堆里头。结果,雪一化,白骨露野,野狗和狼群互相争食,闹得东山上的墓地没有一天消停的时候 ,狼狗见了素服的人,就瞪着血红的眼,虎视眈眈,弄得村里人毛骨悚然,吓得不敢往山上多看-眼。
 
 
  来源:中国朝鲜族百年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