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
白衣民族在吉林地区开垦水田的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19 15:24:58
现在,在吉林地区大屯一带,完全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但是,在1920年之前,这片土地长满了茂密的艾蒿、芦苇和杂草,是一片平坦荒凉的草原。
一
1870年前后,在朝鲜半岛因遭受水灾、旱灾、虫灾而受尽折磨的朝鲜人,为寻找活路到了中国松花江大平原。
这时期,朝鲜族在永吉县的丹山河、五里河、牤牛河的两岸种了300多亩的水稻。1922年以张思益、李奎东等人为首的70多户朝鲜族农民,在永吉县太平乡新垵村高价租赁地主的200多垧土地,改成了水田。
1925年从朝鲜来的李八基等人在岔路河开垦了荒地50公顷;1927年在东向河、西向河等地的200多户朝鲜族农民开垦了300多公顷;1932年朱三烈、南玄虎、金权浩等200多户农民在阿拉迪开垦了湿地200多公顷; 1933年金头川、程虎英等20多户农民在双河镇开垦了60多公顷。这样视水稻生产为根本的朝鲜族农民,所到之处都埋上了生命的脐带。
二
1921年,从通化方面搬过来的七家朝鲜族居民,他们在今天的大屯、四间房、李家屯等地造窝棚、搭锅灶开始了定居生活。春去秋来年复一年,这里的荒野地变成了良田。
1925年春,有个叫朴永泽的朝鲜族农民举家搬到了这里。他既有知识又有雄心,他动员散落各地的朝鲜族农民说:“我们朝鲜族同胞凝聚在一起互相帮助,相互依靠。”
散落四处的朝鲜族同胞听了他的话,先后都搬到了四间房村。他动员大家开挖水渠、拔掉杂木,仅花一年时间就开垦了17公顷水田地。虽然无情的人间常常不理睬贫穷的人,但土地没有欺骗过勤劳的农民。到了秋天,黄澄澄的熟透了的稻穗随风摇摆,喜获丰收的农民激动地相互拥抱着大声唱起了《阿里郎之歌》。
姓王的地主见财起意,看到朝鲜族农民家的院子里堆得高高的水稻垛,威胁说要收土地费。没有国家、没有权势的朝鲜族农民只能“哑巴吃黄连”,给地主交了几个木盆的大米,又教他如何做米饭。之后,每年都给这个地主交地租。
到30年代,很多南满一带的人听说这里地肥水美,纷纷慕名而来定居了。很快,这一带坐落了很多朝鲜族屯,宽阔的荒地也被开垦成水田。
三
20世纪20年代在吉林市郊外荒凉的平原有一个叫“六门屯”的小村落,因为小屯有环形城墙,城墙有六个门,因此就叫“六门屯”。
1926年,这个屯有一位寄人篱下的陈姓朝鲜族农民,他开挖水渠引来了离六门屯八里远的山沟泉水,又经过砍小树、割芦苇根、烧荒草的艰辛开拓,终于把一片荒地开垦成了水田。
第二年秋天,他倾注到每-片水田地里的心血换来了大丰收。
1929年,有两个抗日爱国人士被捕,其中一个是朝鲜族,他叫黄泰国。押送他俩的也是个朝鲜族警察。
当路过一片小树林时,黄泰国和战友一使眼神,敏捷地窜进林子里。那个警察大概有意要放走同胞,只大喊“犯人跑了”,还放了一枪,但没有追赶。
成功逃脱的黄泰国,来到了六门屯。陈氏朝鲜族农民热情地接待了这个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在异国他乡流血奋战的爱国者。并劝黄泰国说:“ 想解放祖国也得先有落脚地不是?我们一起在这里建立朝鲜族屯吧……”
接受陈氏农民的劝告后,黄泰国把到处彷徨的朝鲜人召集到了这里。他们互相帮助、艰苦奋斗,又开垦出大片水田。
到了30年代,把侵略的魔手伸到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组成移民开拓团大肆强占了肥沃的农田。
1934年日本开拓团强占了吉林市郊区二道河子的一个朝族屯的肥沃的水田地。成了亡国奴又在异国他乡彷徨的朝鲜人,到哪里都受到了别人的蔑视,到哪里都没有了安心落脚的地方。他们恨透了日本鬼子。在黄泰国的影响下,这里的很多朝鲜族人都参加到抗日队伍里。
1935年前后,很多朝鲜移民集中到这块平原上,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这里出现了二道河子的前屯、后屯和马三屯,又有600多垧肥沃的水田被开垦出来。
到了1945年,在永吉县被开垦的水田地达到了14万公顷以上。
四
桦甸县是从1900年开始由朝鲜族农民进行水稻生产的。
1917年春,有一位叫朴东洙的人在磐石县第五区的山沟中开垦了荒地。第二年开始,住在县内各个山沟里来的朝鲜族人大力开垦荒地。赵定浩、朴春吉、卢道善等11户农民在第五区大安村开垦荒地23公顷;朴永云、郑永烈、尹兴奎等人在拐子矿开垦七公顷荒地;朴昌洙在第三区的兴隆村开垦荒地五公顷;在大安、福安、大巷朝阳村、石头、后陆湖、西河、杨木浆等地,27户朝鲜难民开垦了98公顷荒地。到了1928年,被开垦的水田地达到了2322公顷。
在蛟河县种水稻是从1916年开始的。
朝鲜庆尚北道出生的农民叫金乃袁,利用二里河沟的小溪种水稻的消息传出后,朴万熙等五户朝鲜族农民在离二道河子七里远的八里堡后面的深沟里开垦了处女地。
坐落在蛟河北边的海青区,1924年由朝鲜族农民李日龙开始在这里种水稻,到了1925年从朝鲜的黄海道来的郑千万等十多户农民开垦了50多垧的水田。到1936年,蛟河开垦的水田地总数达到了2570多公顷.....
舒兰境内的水稻生产是从1920年开始的。曾在通化、浏河、海龙等地进行反日民族独立运动的李祥龙,独立运动失败后搬到了现在的二道乡。带领这里的朝鲜族农民,着手开垦了荒地。到了1929年开垦出的水田达到了1419亩。
过去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松花江呈现了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大海,可想而知,在这片不毛之地里,渗透了多少白衣民族的血汗水!这段故事将永远记入历史的一页里。
资料来源:中国朝鲜族百年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