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文史天地

龙井早期开发史略(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13 13:10:22

   定居延边一带的朝鲜垦民与日俱增。清廷为了对付日益加剧的沙皇俄国的南进政策,接纳垦民,开发边陲,屯驻清边军以保卫边疆,并搜刮民财以纾官厅之入不敷出,实行了弛禁政策。1881年(光绪七年),吉林将军吴大澂经朝廷准奏,首先废除图们江以北地区的封禁令,在珲春设置副都统衙门,又设副都统衙门辖下的南岗招垦局,开始接收朝鲜垦民。

 

111.jpg

 

李朝政府也鉴于出境移民日增的情况,派西北经略使鱼允中视察了朝鲜北部六镇。鱼允中上奏朝廷云“越江而去者无法阻止”。朝廷也只好默认作罢。同年9月,李朝和清朝两国政府签订了《吉、朝商民贸易地方章程》。清廷于1884年命吴大澂在和龙峪(今龙井县智新乡一带)和光霁峪(今龙井县,光开乡的光昭一带)设越渡局,公开接纳了朝鲜垦民。

1885年,清廷同李朝政府缔结《吉朝通商条约》,遂将越渡局改为越垦局。图们江以北、海兰江以南长700里,宽50里的地域划为朝鲜移民准垦区,由越垦局管辖。于是,边疆地带的开垦进程加快,海兰江流域到处出现了朝鲜人部落,居民达5590多户。清廷地方官府为了便于管理朝鲜移民,在准垦区内设四大堡,堡下设39个社,社下设129个甲,甲下设415个牌。当时,龙井属于勇智社。

时隔不久,龙井被称为龙井村,这自然是有缘故的。那是1886年春天的事情。一个名叫郑俊的年轻人,一天犁着地,偶然在一个乱石堆下发现了一口女真人的古井。人们搬开乱石,清除了井里的污泥,井水清澈甘甜。不久,姓丛的汉人立了“桔槔”(朝鲜语“龙吊桶”),让人们用桔槔打水。过往的行人也多是尝尝这口井水,赞叹水味甘美。这样,“龙吊桶”的名儿就传开了。识文断字的会宁灾民张仁硕是最早来到龙井定居的14户移民之一,他同一起来的朴允彦两人商议,取“桔槔”的朝鲜语“龙吊桶”的“龙”字,加一“井”字,定村名为“龙井村”。1889年,村上的人们在井口,安上四方形木质井台,又栽上了两棵柳树。1934年,为了使这口出名的井和他的美好传说世代相传,会宁人李基燮起头,在井旁立一石碑,四周围了木栅,碑上镌刻了“龙井地名起原之井泉”几个大字。

自从发现这口古井以后,原来散居在附近海兰江两岸的朝鲜垦民逐渐聚集在这口井的四周定居,附近的荒地逐渐开成肥沃的土地,原来的小窝棚变成了一栋栋草房,没过几年便形成了民户丛集的村庄。

1890年开始,清廷强迫朝鲜垦民剃发易服,加入清国籍,否则不予土地耕作权。不少朝鲜垦民便想那人地两生的南北满各地和俄国沿海州求生去了。那些不能离去的朝鲜垦民,只好剃发易服,加入清廷珲春籍,以领取土地执照。据1893年南岗招垦局垦民统计,智勇社的朝鲜垦民34户开垦的土地有243.71埫。清廷地方官厅为了激发朝鲜垦民的垦荒积极性,颁发了新的地税法。即新垦之地,三年不缴地租,三年后,每埫地缴一钱八分的税,便可取的耕作权。

清廷的这一新地税政策,大大加快了龙井一带的农业开发进程。朝鲜垦民在新垦的处女地上种植谷子、黄豆、大麦、土豆、玉米等农作物,又种植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蔬菜、麻桑、果树等经济作物。因精耕细作,产量逐年提高。海兰江、六道河两岸,水源充足,无霜期长,适于种植水稻。月在1900年,在龙井附近的东良下里社大教洞朝鲜垦民,引六道河水灌田,在延边最早栽培成功属早熟品种的天落稻。垦民们怀着要吃上白晶晶的大米饭的美好心愿,协力挖出了1300米长的引水渠,把30多埫旱田改作水田,开始耕种水稻。于是,各地农民纷纷前来定居,种植水稻,到1905年,这里就形成了有50多户人家的村落。不久,在瑞甸、平岗、延吉和珲春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朝鲜垦民用勤劳的双手开出来的水田。今天,不仅是龙井一带,全延边的大小盆地和沟沟岔岔,都有纵横交错的引水渠和平展展的稻田,被称为“北国江南”。这实在是第一代朝鲜垦民造福于世的功绩。

 

(摘自中国朝鲜族百年实录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