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审议稿)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23 14:43:53

 

关于《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调研报告》(审议稿)几点说明

 

现就《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作如下说明:

一、选题思路

今年是我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全面了解三年全州农村在改善人居环境,特别是在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以及村容村貌提升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在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为改善全州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短板,推动全州农村人居环境及农民生活质量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安排

一是组织成立了由州政协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主席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州政协人资环委部分委员及州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调研组。

二是制定印发了《关于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方案》

三是7月中旬开始深入八个县(市)34个村屯(一类8个 二类14个 三类12个)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调研。调研主要采取现场察看、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等形式。

四是组织部分调研组成员赴白城市洮南镇的旭日村、洮北区青山镇黎明村、四平市双辽市卧虎镇协力村、王奔镇宝山村,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考察学习,在充分学习吸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州的实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调研报告。

三、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按常规格式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基本情况。主要是对全州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来的整治情况作一个总的概述。二是存在的问题。主要梳理出了三个大方面的问题。三是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应的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于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情况的调研报告

(审议稿)

 

2020年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最后一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根据州政协常委会年初工作要点,为了全面了解三年来全州农村在改善人居环境,特别是在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以及村容村貌提升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全州农村人居环境及农民生活质量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今年7月,州政协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成立了由人口资源环境委部分委员、相关州政协委员、州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调研组,深入全州八个县(市)的34个村屯(其中一类村8个、二类村14个、三类村12个),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结合调研组赴白城、四平学习考察的收获,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本情况

1、坚持高位推动,整治工作全面落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州委州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全面对标对表《延边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有力有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开展。各县(市)党委政府强化担当、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为各级各部门落实责任、有序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形成了州县(市)乡村四级联动、齐抓共管、协同共建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有力保障。截止目前,全州共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资金6.9亿元。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农村村容村貌提升项目资金1000万元,争取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专项资金5245万元,争取中央和省级农村厕所改造专项资金1729万元,2019年设立州级农村厕所改造奖补资金1000万元。三是强化考核机制,推动工作落实。2019年制定印发《延边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评方案》,深入落实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督查暗访机制,对各县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开展考评工作,及时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督查期间累计下发通报22期,通过加强考评督导,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以强有力监督,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四是加强宣传引导,抓好示范带动。今年以来,在各类媒体网站、电视广播、杂志报刊等宣传报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160余篇,发放宣传资料83460份,张贴宣传标语2800余条,形成了村村推进、户户行动、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延边电视台、延边日报等主流媒体以及微信平台等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经验典型。图们市作为东北三省唯一上榜县(市),成功入选“2019年度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名单,并获得中央财政今年2000万元、明年1000万元的激励支持。和龙市发挥试点示范作用,有力推动了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2、坚持攻坚突破,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垃圾处置形成体系。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或购买社会化服务运作模式,基本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截止目前,全州累计投入资金2.85亿元,建设运行转运站49座,配备环卫车辆2121辆,垃圾收集设施63853个,实现了全州8个县市66个乡镇,1049个行政村全覆盖,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90%以上。和龙市依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安图县、珲春市与第三方公司签订购买服务协议,生活垃圾统一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二是厕所革命持续推进。按照国家和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的要求,2019年,省里下达我州改厕任务是1.3万户并主推无害化卫生旱厕,每个平均3500元,全州预计投入45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每个补助300元左右,省级补助1000元,不足部分由县(市)配套解决)。到去年底,全州推广无害化卫生旱厕1.27万户。图们市坚持好字当先,使用为重,建设水冲厕所3639座,占常住农户的91.4%。和龙市将农村改水、改厕相结合,结合异地搬迁工程,投入6200万元,对金达莱村、光东村等12个村进行了集中污水管网改造,今年计划投入1.73亿元,对全市3个镇区8个村进行集中式管网改造。三是污水治理深入开展。积极加快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农村建成和在建污水处理厂16个,建成和在建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屯53个,与城市并管网村屯65个,全州农村建设污水治理设施占比13%。图们市累计投资4亿元,建设和在建污水处理设施41个,建设给、排水管网22万米,建设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占比达到82%,基本实现了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和龙市建设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占比27.6%,延吉市占比26%。构建了州、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全州落实河湖长4500余名,深入开展河道清洁专项整治行动,全州出动人员5500余人次,共清理河流98条,清理河道生活垃圾2.85万立方米。四是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调研中,大家深刻的感受到,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州各个县(市),无论是近郊,还是偏远地区的村落,村容村貌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硬化的路面、整齐的栅栏、畅通的边沟、完善的照明设施,以及在过去的垃圾堆上建起的各式花池、花海,处处使人清新愉悦、心情舒畅。各县(市)、乡镇通过开展三清一改一建村庄清洁行动,建立健全了管理长效机制,在村庄清洁行动中,全州共投入资金5100余万元,清理整治农户庭院10.7万个,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2.9万吨。按照《延边州整治农村危旧房屋工作指导意见(试行)》要求,持续推进对长期闲置、倒塌、破损、具有安全隐患的危旧房屋等排查拆除工作,全州共投入资金2660万元,完成拆除11063座,占比93.9%

3、坚持长效治理,建管机制持续完善。一是层层包保,压实责任。严格执行“领导包乡、部门扶村、企业带村”等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全部落实包保责任,实行常态化巡回督导和明察暗访,层层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全州1049个行政村全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农户门前包卫生、包花草树木成活、包路面清扫等三包责任制,构建村庄长效保洁机制。二是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建立。图们市积极推进“五有”建设,做到建设管理有制度、整治实施有标准、日常运行有队伍、建设管护有经费、工作落实有督查,保障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稳步提升。三是探索专项资金投入机制。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整合工作,利用政府专项债券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实施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截至目前,全州共发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债券2亿余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程。图们市初步实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安图县二道白河镇与第三方公司签订购买服务协议,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展不平衡,部分区域差距较大一是横向不平衡纵向有差距。从调研情况看,经过全州上下三年来的不懈努力,尽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部分县(市)、村屯整治标准不高,一些干部群众固守传统观念,环境卫生意识较差,一些领导干部对整治工作还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有的县(市)一类村的标准还赶不上好的县(市)二类甚至三类村的水平。二是局部问题突出,环境整治存在短板。总的来看,相对集中的自然村落环境整治效果易于显现,大多数县(市)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镇中村”等区域,由于其历史形成的原因,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人口构成都比较复杂,环境整治难度较大,一些林业职工和农民混居在一起的“混居村”整体环境仍有待提升。三是“空心化”问题严重,制约农村长远发展。我州乡村人口逐年减少,特别是边境村屯,人口外流现象尤为突出,“空心化”问题普遍存在、日趋严重,许多边境村(屯)实际居住人口仅是在册人口的30%左右,龙井市白金乡等朝鲜族村落目前只有300人左右。汪清县复兴镇的汉族村屯也由原来的2800余户减少到目前的1300余户。许多村屯“空心房”得不到拆除,庭院杂草丛生,不仅影响村容村貌、制约环境整治的正常推进,也为我州农村特别是边境村屯的长远发展带来严重隐忧。

2、基础设施薄弱,整治资金缺口大一是农村环境整治庞大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环境整治涉及多个方面,任务重、难度大,既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围绕农民致富增收开发新的产业项目,新建及后期维护耗资巨大,除中央及省补助的少量资金外,剩余资金基本需要县(市)财政自己负担,普遍反映资金压力很大。二是地方财力有限,资金保障不足。我州大多数县(市)财政都比较困难,和龙市和汪清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由于经济体量小,本级财力有限,一些项目的实施没有足够的资金做保障,给后续整治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三是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薄弱。一些县(市)历史欠账过多,特别是偏远村屯由于在前期的新农村建设中投入不足,导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加大了整治的难度。

3、宣传教育有待加强,整体合力仍需提升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受农村教育水平条件制约,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有的群众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居环境改善的主体是自己,热情不高,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上仍旧存在。二是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受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制约,部分村屯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村规民约的约束力度不大,对身边的脏乱差现象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居环境改善的主体是自己、享用的也是大家。三是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村屯宣传发动不够,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农民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传统卫生习惯转变缓慢,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

三、几点工作建议

1、提高政治站位,汇聚工作合力一是深入领会精神,进一步压实责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整治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力有效的完成《延边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健全牵头部门抓总统筹、职能部门各尽其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汇聚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干部群众踊跃参与的强大工作合力。二是及时总结经验,抓好示范引领。我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一大批起步早、标准高、行动快、措施实的县(市)和乡村。图们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东北三省纳入国家级环境整治激励县的唯一县(市),州级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帮助图们市加大对上协调力度,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环境整治,促进图们乃至全州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和龙市作为示范县(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引领了我州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汪清县抓根本、强弱项,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激发基层干部群众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下一步,要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加强示范引领,让县(市)和乡村之间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干有方向,推动全州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整治难度大,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尊重农民的传统文化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机结合,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加强村规民约建设,落实农民主体责任。要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宣传推广好典型、好经验,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治理。一是加快补齐短板,促进整体推进。要加快一些城乡结合部、“镇中村”、“混居村”等问题突出地域的环境整治力度,补齐工作弱项和短板。要尽快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职责任务不明确、不落实的问题,加快解决部分县(市)、村屯整治标准不高,干部群众环境卫生意识较差等突出问题,使广大农民通过环境整治享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抓住关键环境,强化基础治理。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长远有效解决农村污水治理和厕所改造的根本措施,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力有效地加快重点区域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计划的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抓好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的有机结合,加强厕所改造和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分期分批的逐步加大乡村污水管网的建设力度,实现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根据群众的需求合理选择改厕模式,使厕所改造真正实现“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目标要求。三是提升村容村貌,营造宜居乡村。要科学有序实施乡村“五化”工程,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乡村振兴发展的产业路、旅游路、便民路。深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高度重视对传统村落的资源利用和有效保护。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配套设施不健全、人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推动全州各县(市)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3、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整体提升一是科学规划引领,促进长远发展。农村环境整治是“多位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按照“多规合一”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要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突出地域特色,不搞一个标准一刀切,有效指导管控各类建设活动,科学确定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发展的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积极学习借鉴梨树县百万亩国家绿色玉米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等成功经验,引导乡镇、村屯立足自身优势,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努力实现“旅游+”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完善投入机制,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中央、省州各类专项资金支持,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包装项目,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研究政府公共投入向“三农”工作尤其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倾斜的有效机制,探索财政资金撬动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投资补助、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拓宽资金渠道。三是着眼政策保障,缓解“空心化”问题。边境一线是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边民肩负着为国守土的神圣职责,为边防稳固和边疆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我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还肩负着守边固边神圣使命,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大边民支持力度 促进守边固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和项目谋划,全面提升交通、饮水和通信条件。争取政策支持,大幅提高一线边民补助标准。给予边境一线10公里内,从事农、林、牧产业项目以优惠补贴,引导边境人口反流,逐步改善和解决边境村屯“空心化”问题,为边境村屯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加强责任追究,健全管护机制。要积极树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进行时,不是完成时的思想,抓经常、建机制,抓巩固、促提升,把取得的成果保护好、坚持好。要健全市(县)、乡(镇)、村、组四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监督制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州级环保巡查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持续巩固和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