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会发言

大会发言

精心培育强势打造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2-12 08:31:24

 

精心培育 强势打造
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马桂玲
 
我州“十二五”规划把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这对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预示着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作为一名曾经在旅游战线上工作过的州政协委员,我感到无比的振奋和欣慰。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十二五”时期我州旅游业发展的一些新的思考。
我州旅游资源丰富,这是所有延边人以及来过延边的游客所公认的。我州旅游产业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也是全州上下有目共睹的。但清醒地认识并深层思考我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们还应当承认,与其他几个支柱产业相比,旅游业还略显稚嫩,对全州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目前,我州的旅游发展现状可以用“点多分散,线少单一,特色不足”来概括,仍停留在守景待客的初级层面,停留在对自然风景的观赏上,吃、住、行没有形成延边的特色,娱、购基本处于空白,未能把散布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合理配置,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特别是对延边厚重而丰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很少触及到。
我认为,延边旅游的关键是要把客人留住,如何留住客人并且延长逗留时间,刺激游客消费,增加旅游收入,这是“十二五”期间我州旅游业发展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借鉴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我州旅游业的发展重点不应仅仅局限在山上,而应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山下做文章,依托长白山这张国际名片,打造长白山下特色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求新、求特、求异心理,以特色吸引和扩大国内外客源。“十二五”规划为未来五年我州旅游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旅游业要真正承担起支撑延边经济发展的重任,还需举全州之力精心培育,强势打造。因此,我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州旅游业发展还应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打造三条旅游线路
一是战争年代留给我们的红色旅游线路。延边是革命老区,堪称红色之乡。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的精典诗句在延边各族群众中广为传诵。著名的青山里战迹地、白云坪战迹地、渔浪村、车场子抗日根据地,东北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药水洞等,处处印记着先烈们的革命足迹,都是很好的红色旅游景点。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历史事实进行再现,用于旅游业发展。比如在抗日根据地遗址上,用木楞房恢复再现密营、地印子等抗联指挥部宿营地等,让游客到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延边的革命历史,接受一些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大自然赋于我们的绿色生态旅游线路。延边有山皆绿,有水皆清,生态环境保持完好。从长白山下沿边境顺图们江而下,映入我们眼帘的有满族发样地园池、中朝21号界碑、图们江源头、金日成钓鱼台、图们江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图们江峡谷、红旗河瀑布、古城里口岸、虎岩风景区、仙景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龙井三合口岸、图们口岸,直至图们江入海口珲春防川风景区。这是一条原汁原味、有山有水的绿色生态、黄金旅游线路。
三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历史名胜古迹线路。我州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敦化的六顶山、正觉寺和正在建设的清祖祠,名震关东。和龙渤海中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立项,现已初具规模,将来可以和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大明宫等全国35处同一级别的考古遗址齐名,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把这些分散在全州各县市的历史名胜古迹进行合理的串联组合,开辟历史古迹风光游,对提升延边的对外知名度,弘扬民族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掘文化内涵,展现延边旅游之魂
长白山是满族的发源地,也是朝鲜民族心中的圣山。这两个民族在这里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的内涵构成了延边旅游的独特魅力,也是延边旅游开发的灵魂所在。如何有效整合延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两个产业的有机结合,既是我们发展现代旅游业的主要方向,也是实现我州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州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方面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中国有1000多万满族同胞,他们的祖先曾经是那样的骁勇善战,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统治中华大地296年。距天池20多公里的园池(天女浴躬池)在神话传说中,是满族的发源地,天女生圣子的地方,是满族始祖布库里雍顺的降生地,堪称举世无双的“圣地”。但现在仅在此立了一块灰色的石碑,而且没有满文和朝文,只有汉文书写的简介。通往景区的小路更是杂草丛生,泥泞难行,真不知满族后人到此会有何感想。南方有两个城市为争名人故里,大打口水仗,难解难分,而我们的天女和贞孝公主却只能委屈地沉睡在冰冷的池水和墓穴中,千百年来少有人知。又如我省松源市的查干湖,一部《圣水湖畔》电视连续剧捧红了一个景区,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连查干湖的鱼价也在数倍的增长。每年冬捕季节引来数十万游客慕名而至,由此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使松辽平原上一座新兴的城市迅速崛起,这就是文化内涵给旅游带来的神奇魅力。如果我们在珲春满族乡及天女浴躬池这一满族发祥地,分别建成一个萨满文化民俗村和一个满族文化风情园,必将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鉴于我州朝鲜族人口集聚的实际,建议在延吉市突出现代韵味,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城,在朝鲜族人口集中、民族风俗保持完好的县市,尤其是边境沿线,突出原始和自然风貌,打造朝鲜族民俗村、风情镇,把我们的民族特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安图县万宝镇的红旗村被公认为中国朝鲜族第一村,经过去年的洪水洗礼,目前已基本恢复原貌,但还不能完整地体现朝鲜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在延边4.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这一个朝鲜族民俗村是不够的,应在和龙的崇善镇再建一个朝鲜族民俗村。和龙是朝鲜族聚集地,朝鲜族人口占51.5%,边境线长164.5公里,是全国生态示范区,是一座具有浓郁边疆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边境民族城市,最具有朝鲜民族的代表性。其实,我们在边境线上的任何一个村镇稍加修饰点缀就可以和韩国的济洲岛相媲美。民俗村的建设仅靠县市有限的财力投入很难奏效,必须依靠上级政府的支持,同时,还要广泛吸引社会集团和个人等民间资本的注入。民俗村的建设一定要大手笔、高规格、上档次,使朝鲜族居住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民俗民风等文化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示,让游人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民族歌舞、风味小吃、民族婚礼、民族语言等,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留下美好难忘的回忆。因此,建议政府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组建延边文化旅游产业公司,将文化与旅游联姻,做到同声共赢。
总之,延边的旅游业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产业。“十二五”期间,如果我们能够以超常规的魄力,下大力气培育,全方位进行打造,延边的旅游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